大河泽被琵笆行,控淮归江保太平;
水弦闸柱共潮声,弦弦柱柱广陵琴。
大运河借高邮湖东侧水道,经邵伯湖进入扬州“运河十二景”之一的“七河八岛”景区。
位于广陵区泰安镇和湾头镇辖区内,由七条河流以及由其分割而成的八个岛屿组成,是扬州市生态自然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湖泊、平原类型湿地景观,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通道和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输水通道,又是扬州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湿地功能强大,区域地位重要、功能特殊。
“七河八岛”顾名思义,指的是七条河和八座岛,不过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七河八岛”并不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是一个绵延了数百年的国家战略,也是凝结了扬州人智慧与汗水的伟大水利工程。
明万历年间,为保明祖陵、保漕运,兼治理水患,人工导淮工程正式启动。开凿的第一条淮河归江水道,就是江都邵伯南边的金家湾河。
几百年间代代接力,挖河不止,逐渐形成七河八岛,同时还建成了归江十坝。
民国时期“归江十坝”地形图
当汛期来临的时候,洪水滔滔不绝,无法阻挡;但是到了汛期过后,运河里面干涸见底,航道受阻。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即在每个归江河口,建筑一道柴草坝。洪流来了,把坝拆开,让道行洪;洪水过后,重新把坝堵起,使运河有水,航道畅通。
新中国成立之后,淮河治理再次被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
扬州花大力气整治淮河入江水道和大运河,废除归江十坝,建成了万福、太平、金湾、芒稻、运盐等现代水闸,从此结束了淮水由里下河入海的历史,进一步奠定了淮水入江的基础。
如今的“七河八岛”区域,北起凤凰岛湿地公园,南至长江北岸夹江,西至大运河,东至芒稻河,总面积146平方公里。
七河分别为:京杭大运河、壁虎河、新河、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高水河,它们把大地分割成了八座岛屿,分别为:聚凤岛、芒稻岛、金湾岛、自在岛、凤羽岛、山河岛、壁虎岛、新河岛。
提到“七河八岛”,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凤凰岛,其实并非如此,不是特指某个岛,而是一个片区。
2001年,泰安镇以凤凰岛冠名,以金湾岛的一部分和聚凤岛全岛为核心,开发了凤凰岛生态旅游区。经过20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在这里,江河湖相连,岛上草生林密、杂树生花,河边芦花飞扬、禽鸟相啄,湖上舟楫蜿蜒,渔歌唱晚。
虽然起源于人工,经过数百年的时光洗礼,“七河八岛”的生态已充分“野化”,有几处甚至人迹罕至。
八岛各有千秋,七条河流也有着各自的使命。
东侧的高水河担负着向北送水、泄洪入江的任务,中间的金湾、凤凰、壁虎等河,水利部门把它们统称为归江河道,最西侧的大运河,则是南来北往的水上大通道,每年要输送大量的货物。
这七条河虽然不同源,有着不同的流向,但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宝贵的七河八岛区域。
如今,“七河八岛”以水文化、地域文化为重点,尊重现实地理水况,通过景观设计和挖掘题材,将自然景观、工程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象做最佳整合,这里既保留了古代水利遗产价值,又被赋予全新的生态旅游休闲运动等功能。
如果说“七河八岛”是大运河在扬州大地上勾勒出的“琴弦”,那么在水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们就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奏响千年运河的活力新“乐章”。
位于“七河八岛”的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
今年2月2日,江苏省水上运动赛训基地揭牌仪式在生态科技新城举行,这不仅是2023年扬州市列入省重大项目,也是2023年省文化体育领域唯一的重大项目。
目前,江苏省水上运动赛训基地设计方案已进入深化阶段,计划在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基础上,由生态科技新城与省体育局水上中心合作建设,打造“1333”项目组团。
根据规划,基地以赛艇和帆船运动为主题,融合其他水上运动项目,将建成城市新型国际化交流和展示平台。同时,依靠收储的资源、配套设施开发,打造水上训练基地、水上竞赛基地,建设交流合作基地,打造水上运动示范区;利用现有河道建设完善水上运动赛道、观光游览线、观光索道、水上运动主题文博场馆等。
基地改造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建筑进行扩容,扩大到能同时满足200人赛训;二是进行功能完善,对餐饮区、住宿区进行提升,增设医务室、检测室和理疗室。未来还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打造高水平的动作捕捉研究中心等。
为契合扬州“运河十二景”“七河八岛”区域的发展需要,以及为省水上运动赛训基地项目提供支撑,生态科技新城还将对河道水上运动及赛道改造提升20公里,以达到满足洲际比赛、全运会、省运会比赛及各类群众水上运动的条件要求,成为世界级的专业赛训基地。
早春二月,清晨的水边依旧充满寒意,但当来到“七河八岛”畔的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时,感受到的却是一股火热的激情——来自同济大学赛艇队的队员们正在这里进行热身。
室内训练
每年来扬州进行训练已是同济大学赛艇队的“固定项目”,作为赛道的太平河上少有横风,对赛艇训练非常有利,“不仅如此,这里的运动配套、食宿服务等也十分专业,方便整个团队的训练安排。”
热身完毕,赛艇队队员们正式下水。一声令下,队员们整齐划一地划动船桨冲出起点,赛艇犹如离弦的利箭划破平静的水面。
“在这里训练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结束训练上岸的同济大学女子赛艇队的队长,这是她第一次来扬州集训。练赛艇相对枯燥,但在这里训练却有一些别样的趣味。这里是大运河的支线,两岸风景很美,沿途还有一些自然弯道,还会穿过桥洞,不远处就是通航的船舶,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正如同济大学赛艇队感受到的那样,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成立以来,以其优质的赛道、秀美的风景、专业的配套以及背后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业内誉为“亚洲最美赛道”,不仅承办过多次国际赛事,更是众多专业赛艇队的训练基地。
去年,中国香港赛艇队还将这里作为备战杭州亚运会的集训基地。
打造“运动的河”,是扬州以运动健康赋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创新之举,让流传千年的中国大运河续写新的故事篇章。
太平河上划龙舟
2022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2022世界运河大会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顾问、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分享了大运河治理成功、旧貌换新颜的精彩“扬州故事”。
他在演讲中谈到,扬州生态科技新城通过生态修复使“七河八岛”的运河支线变身专业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开展水上运动,以健康生活打造城市的新名片。
王石说,借由水上运动,城市与城市、人与人、建筑与建筑、河流与河流、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连接,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国际交流的纽带。
2022年5月21日,全球运河城市赛艇穿越国内首站就在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启航,香港、淮安、扬州等五支代表队在太平河上劈波斩浪,历史与现代在划桨中不断交织。
除了赛艇运动,生态科技新城也在探索更多的运动形式,让水上运动走进大众生活。深潜中心在原有专业赛艇运动基础上,相继推出皮划艇、帆船帆板、龙舟、垂钓等涉水运动竞技和游乐项目,打造出以“体育+旅游”为亮点的产品。“专业运动和大众游乐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有效拉动了区域旅游经济。”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负责人朱成说。
2023年“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将于烟花三月期间在扬州启航。如今,大运河水上运动已成为“世界运河之都”扬州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人们习惯于用“秀美精致”形容扬州风景,而在扬州腹地,数条大河并肩而行,气势雄壮。在这里,肆意任性的洪水被七条人工大河归顺驯服,奔流长江、汹涌入海。在这里,淮河、运河、长江交融汇合,成为千里大运河上的独特奇景,是人类千百年来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七条大河,如同古老的琴弦,水波行处,歌吟四季,有时紧张激烈,有时舒缓轻柔,是中国大江大河治理代代相继的直观展示。
这里河湖相连,林木绵延。野花参差,鸟鸣啁啾。
大面积湿地如绿肺安卧城市中心,成为当代城市中罕见的原风景,如同翠玉屏障,保护着一方生态与环境。
这里是旅行者的最佳目的地,中央公园、湿地风景区、生态度假区、每一种特质,都令人着迷。
在这里,可以当一名大自然的朝圣者,听水声淙淙,听风过处树林里的低语,闻泥土中落叶的味道,闻春天草木的芳香,看运河上舟船来往,看阳光射入丛林的角度。
在这里,可以怀古凭吊,与朋友诗词唱和;可以在诗境中沉醉,让乡愁有所着落与附丽。
这里是运动者的天堂,可以徒步环岛,用脚步丈量大地的尺度;可以骑车疾驰,在彩色公路上体验风从头发中穿过;可以在龙舟上展现集体奋进的力量,也可以在皮划艇上独立奋桨,张扬青春,释放体力。
这里散发着时尚与现代的气息,草地音乐公园、自在露营地、社区农场、手作市集、日出观景水库、休闲客栈,年轻如你,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自然而生动的呼吸。
七河八岛,大地上的风景与歌声,气象宏大,壮美如画。它讲述运河的故事,它拥有未来的美好,它属于热爱生活的你。
来源:扬州市世遗办
撰稿:王子充、姚家仪
初审:陈雨欣
复审:杨家华
审签: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