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扬州市世遗办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WCCO主席、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讲话精神,明确WCCO秘书处、世遗办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强化担当作为,聚焦重点工作,在落实国省重大战略、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提升扬州“三个名城”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助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好发展好。WCCO秘书长、扬州市世遗办主任刘光明主持了会议。
会议要求
WCCO秘书处、世遗办和中国大运河学会(筹)将坚决围绕重点工作聚焦聚力。紧扣“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宣传好中国大运河,弘扬中国大运河承载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这一条主线,不分心,不走神,聚光聚焦,坚持标准领航、品牌建设,创新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把三个平台打造成为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宣传大运河文化的权威机构;坚持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的成果,把三个平台着力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端智库;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的大“盘子”,把三个平台打造成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扬州示范段建设的有力推手。
紧扣“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办得更加权威精彩”这一主旋律,调好音,定好调,坚持高站位谋划,抓紧推进论坛立项申报,确定好主论坛和分论坛议题,高质高效推动议程设置、会务组织、嘉宾邀请等各项工作,本着勤俭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把会议筹备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扎实,确保论坛圆满成功、出色出彩,让参会嘉宾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让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成为展示扬州“三个名城”风采的闪亮名片,成为扬州加强与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舞台。总结前15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举办的成功经验,按照专业化、国际化要求,助推论坛成为国家层面机制性会议。
会议强调
WCCO秘书处、世遗办和中国大运河学会(筹)要着力推进重点活动。在助力办好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同时,持续跟进中国大运河学会成立登记,筹备学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相关准备事项。承办好国家文物局4月在扬召开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会议,提升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牵头城市形象。承办好国家文物局中华文物交流协会8月在扬举办的海峽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搭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对话平台。协助桂林市申办2023年世界运河大会网络研讨会及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
会议明确
今后将坚持多维度推广,着力开展交流合作。
一是加强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组织的进一步合作,积极参加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会议、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搭建运河城镇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促进各界参与支持运河城镇可持续发展,鼓励开展相关试点示范及创新。
二是增设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促进运河城市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三是发挥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平台作用,积极支持沧州市举办2023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创新发展峰会,协助邀请运河城市5A级景区和部分国外著名景区出席活动,共享运河城市景区治理经验。
四是推动运河城市(古镇)申办2023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相关活动,不断扩大古镇合作机制成员。
会议指出
坚持高标准保护,着力扮靓运河风貌。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沿线城市专项巡查,与专业研究团队合作,形成可参考、可借鉴、可操作、可持续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巡查报告。按照省文物局要求,做好省运河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专项巡查工作,加强省内运河城市间沟通交流;推动省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平台运行、维护、升级,提升运河城市间平台联动,加快平台二期建设。加强与扬州各县(市、区)、市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和协同联动,做好扬州的"运河十二景"等相关项目建设和宣传工作,助推扬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大运河扬州点段申遗扩展项目工作,挖掘提炼运河遗存与大运河的关联性以及在世界遗产申报中的价值标准。
会议最后指出,坚持长效性传承,着力弘扬运河文化。持续开展运河文化宣传活动,推进与国内外世界遗产保护组织、大运河遗产文化研究机构的常态化联系和紧密合作,推动国家文研院驻扬工作站落地揭牌,进一步提高扬州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影响力。策划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政策、优秀案例、策略与方法等为主题的培训交流活动,探索打造专业化文化遗产培训创新基地。持续开展大运河学术研究,筹备《中国大运河蓝皮书(2023)》编辑出版工作,启动《世界运河蓝皮书》的申报工作,填补世界运河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提升WCCO的国际影响力。
会议最后强调,WCCO秘书处、世遗办和中国大运河学会(筹)将坚持一体化运转,着力推动融合发展。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推动WCCO秘书处、大运河遗产保护办、中国大运河学会(筹)"三个平台"理念、组织、人员和工作的进一步融合,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建设,着力建设三湾办公区运河研学和运河文化对外交往基地。梳理整合现有专家资源,优化组建高质量、多领域的专家智库。
来源:扬州市世遗办
撰稿:徐蓉
初审:王子充
复审:杨家华
审签:朱媛